• 发文字号
  • 豫乡振〔2023〕15号
  • 索引号
  • rzsxczxj-00000-2023-00057
  • 发布日期
  • 2023-03-30
  • 主题分类
  • 公开信息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河南省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机构:汝州市人民政府->汝州市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 2023-03-30 浏览次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乡村振兴局长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提升,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迈上新台阶、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贡献力量。

二、发挥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作用

(一)加强动态监测帮扶。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充分发挥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基层网格员等作用,推行“明白纸”“暖心墙”“一码通”“致广大农户的一封信”等做法,深入宣传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落实监测范围年度调整机制,确定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收入参考范围为7500元,同时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实现情况。坚持常态化监测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农户全员筛查与重点人群核查相结合,在基层干部排查、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三个渠道基础上,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和乡村振兴咨询服务平台等,及时核实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对新识别的监测户,每户明确一名国家公职人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定期入户走访帮扶。加强志智双扶,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对家庭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对弱劳力半劳力,创造条件探索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严格执行风险消除标准和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研究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责任单位:监测中心、规划财务处、政策法规处)

(二)强化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分析应用。抓住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建设机遇,争取财政、发展改革、网信、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等部门支持,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信息化投入力度。在原有探索的基础上,适时建立全省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指导各地提高数据精准度,做到各类信息应录尽录、收入数据准确无误。运用信息化手段,跟踪监测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帮扶政策落实、收入变化等情况,常态化开展数据质量核查和部门防贫预警信息筛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基层核查和解决。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专题数据分析,为科学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规范信息采集管理制度,加强县乡信息员队伍建设,探索评选表彰优秀信息员。(责任单位:监测中心、规划财务处)

(三)防范化解风险。认真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防范化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域风险的指导意见》,紧盯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帮扶产业发展、稳岗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自然灾害、社会稳定、涉贫舆情等方面的风险,对风险点全方位梳理排查,逐项制定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及时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信息共享机制、风险防控会商制度、风险快速应对机制,形成防风险保稳定的工作合力。(责任单位:各处、监测中心)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四)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指导各地深入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加、脱贫群众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继续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评选第二批全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开展第三批全省康养旅游示范村申报和创建工作。引导各地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年底前每个脱贫县至少打造5个高质量庭院经济示范村(社区),每个示范村至少发展10个示范户。以省辖市为单位将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提高到不低于60%,重点支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全产业链开发。用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推进精准扶贫企业贷,开展好“富民贷”和“富农产业贷”试点。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对财政资金和帮扶资金支持的经营性帮扶项目,建立工作台账,推动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吸纳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使脱贫群众嵌入产业链条分享更多收益。推动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消费帮扶集中行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开发指导处、规划财务处、社会扶贫处)

(五)全力保障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重点做到“一稳、两拓、两创、两提升”。“一稳”,即稳住务工就业规模,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不低于210万人。“两拓”,即拓展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让脱贫人口就业的领域更广、渠道更多。“两创”,即创劳务品牌、创运营机制,擦亮“豫农技工”“豫匠工坊”“豫菜师傅”“河南织女”等劳务品牌,建立完善“企业+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机制。“两提升”,即提升就业质量、提升就业帮扶政策效能,促进脱贫群众务工收入稳中有增。组织指导各地摸清脱贫劳动力务工意愿和需求,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做到能外出就业尽外出就业,对走不出去的弱劳力半劳力做好兜底安置。认真落实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技能培训,对脱贫家庭青壮年劳动力,着力推进人人持证;对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对返乡回流脱贫人口,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提高再就业能力;对脱贫家庭务农人员,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乡村工匠培育机制,挖掘培养一批、传承发展一批、提升壮大一批乡村工匠,激发广大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创新创造活力。(责任单位:开发指导处) 

(六)发展壮大脱贫地区县域经济。抓住国家支持脱贫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推动脱贫地区与发达地区深化经济交流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将本地的资源禀赋、要素优势同发达地区的市场资源、管理经验有机结合,打造既带动就业又促进财政增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认定一批联农带农效果明显、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富民强县作用显著的帮扶龙头企业,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开发指导处、社会扶贫处、规划财务处)

(七)统筹用好帮扶力量。持续做好省定点帮扶、校地结对帮扶、市县结对帮扶工作,推动帮扶单位在助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方面下更大功夫。会同省委组织部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培训和管理,使其把更多精力放在助推当地产业发展上。开展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万企兴万村”行动、“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发挥好科技特派员、产业顾问组等社会力量帮扶作用,更多地为脱贫地区引进理念、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好地帮助脱贫群众增强发展意识、拓宽致富门路。(责任单位:社会扶贫处、行业扶贫处)

四、推动民生保障政策落实

(八)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巩固提升教育保障成果,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健全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做到应返尽返、动态清零;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巩固提升医疗保障成果,完善全省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系统,健全因病返贫致贫风险人群的主动发现、动态监测、信息共享、精准帮扶机制;强化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参保动员,按规定做好分类资助参保,实现应保尽保;强化“三重”制度综合保障,优化疾病分类救治措施,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巩固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加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等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日常监测,对新出现的危房及时实施改造,确保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加强对脱贫地区和供水薄弱地区饮水情况动态监测,加大对现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力度,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责任单位:行业扶贫处、监测中心)

(九)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持续开展低保边缘人口和支出型困难人口排查。加强与民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医保、残联等部门协调联动,做好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风险,即时开展精准帮扶。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落细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农村养老服务等保障措施,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应兜尽兜。(责任单位:行业扶贫处、监测中心)

五、提升涉贫信访和涉贫舆情办理工作质效

(十)妥善处理群众涉贫信访。把做好涉贫信访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畅通信访受理渠道,完善信访受理、办理、回访、通报、综合评价等制度,加强跟踪督办,推进问题解决。每月进行全省乡村振兴系统信访电话抽查,督促指导各地畅通信访渠道,落实好“帮扶日”走访排查。做好交办信访事项回访核查工作,督促基层及时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责任单位:群众工作处)

(十一)做好涉贫舆情应对处置。加强涉贫舆情全天候全网监测,健全与宣传、网信等部门舆情信息共享、会商研判机制,对涉贫重点网络舆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必要时主动发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防止造成网络舆情焦点、影响社会稳定。(责任单位:宣传教育处)

六、聚焦重点区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十二)支持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快发展。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加快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2023年对每县倾斜安排衔接资金6000万元。深入实施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团作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组织开展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成效监测评价,及时掌握帮扶进展情况和取得成效。(责任单位:规划财务处、行业扶贫处、考核评估处、监测中心)

(十三)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和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等部门,督促指导各地持续跟踪监测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推动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健全安置社区组织体系,完善社区管理制度,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责任单位:规划财务处)

七、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撑保障

(十四)用好财政金融土地政策。会同省财政厅,做好2023年度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分配下达工作,确保资金投入规模总体稳定,资金分配合理合规;建立衔接资金使用指导目录,建立“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探索建立“以奖代补”“以效定补”等激励机制,鼓励实行发展类的补贴,倡导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实行月通报、季调度,确保4月、6月、9月中央衔接资金支出进度分别不低于30%、50%、75%,年底各级衔接资金全部支出。抓住国家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机遇,加大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融资对接工作力度。落实好《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用好用足脱贫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优先在省内公开交易等土地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对扶贫项目中占用耕地的产业类房屋,分类施策、妥善处置。(责任单位:规划财务处、开发指导处、行业扶贫处)

(十五)建好用好项目库。坚持项目为王,进一步明确项目实施重点,强化项目入库论证,科学谋划储备和组织实施一批高质量项目,结合实际合理确定管理费。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依托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加强日常监测,确保入库项目投资概算规模不减。强化动态管理,3年未执行的项目自动出库,再次入库按照新项目办理。做好2023—2025年衔接资金项目申报入库工作,形成项目建设良性循环。(责任单位:规划财务处)

(十六)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指导各地对过渡期形成的帮扶项目资产,及时登记确权,明确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管护。指导各地强化确权到村的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理,加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管理维护,确保持续发挥作用。将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及相关督查检查内容。(责任单位:规划财务处、开发指导处、考核评估处、督查巡查处)

(十七)强化宣传引导。制定《2023年全省乡村振兴系统宣传工作要点》,充分发挥中央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积极协调配合中央媒体来豫宣传,与中央驻豫和省主流媒体加强合作,利用省乡村振兴局“两微一端”等平台和载体,常态化宣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成就成效、新风新貌。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看河南”专题宣传报道活动,配合省委网信办开展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活动,配合省民宗委开展民族聚居村与周边村“同心圆·共发展”活动。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干劲。(责任单位:宣传教育处)

(十八)从严督导考核。组织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巡组开展督查、暗访、调研和驻地指导工作,更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及时发现并指导解决问题。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抓好国家、省级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以及省委巡视、省级审计反馈相关问题整改,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开展省级2023年度考核评估,做好国家2023年度考核评估服务保障工作。(责任单位:督查巡查处、考核评估处)

八、加强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

(十九)打造模范机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建强政治机关,维护政治安全。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拓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认真做好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工作,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抓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加快推进机关OA办公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提升办公效能。加强综治平安建设,深入推进“零信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创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开展“以案促改”,建设清廉机关。(责任单位:机关党委、人事处、督查巡查处、政策法规处、综合处、机关纪委)

(二十)锻造过硬队伍。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局机关持续开展“人员大培训、处长大讲堂、业务大比武、写作大练兵、基层大调研”活动,提高专业能力和实战本领。组织指导对乡村振兴领域干部进行分级分类培训,拓展培训形式,优化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持续纠治乡村振兴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全省乡村振兴系统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抓落实”活动。(责任单位:人事处、机关党委、宣传教育处、综合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