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行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22-07-13 浏览次数:

旦 行是对戏曲中女角的通称。曲剧中的旦角,分为正旦、花旦(闺门花旦、 嫂子旦)、泼旦、老旦、小旦、武旦、刀马旦、闺门旦。 

正 旦 又名青衣。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曲剧称为大妮、大姑娘,扮演人物多属端正、善良的中青年已婚妇女,其遭遇往往是比较艰苦的。也正由于身世坎坷,越发表现出坚贞的性格,唱、念、做诸功兼重,表演以温文端庄、凝重为中心。其服饰的特征大都以穿青褶子为主,多担重头戏,唱腔哀婉缠绵,如《祭江》中的孙尚香,《陈三两》中的陈三两,《花庭会》中的张美英。 

微信截图_20220713120000.png

正旦造型

花 旦 曲剧刚诞生时,此角色有二妮、二姑娘之称。汝州曲剧的花旦,扮演性格、行动爽快活泼或泼辣放荡的中青年女性。其中又分闺门花旦、嫂子旦两种。闺门花旦擅唱擅做,唱腔婉转俏丽,表演妩媚多姿,清新活泼,以细腻的心理刻画与精致的艺术技巧相结合为主要特色。 其戏路较宽,蟒袍戏如《铡西宫》中的西宫,《秦香莲》中的皇姑;帔衣戏如《听琴》中的陈妙常;小衣包戏如《小姑贤》中的小姑,《风雪配》中的高秋芳, 《李翠莲采桑》中的李翠莲。闺门花旦中演得最红的要数小衣包戏。小衣包戏擅扭摆,常用细步、碎步、 跺步、挪步,尤其是曲剧老一辈的男旦,“小走”走得好,前扎扎,后退退,时急时缓,加之曲牌缠绵,更添韵味,在观众中曾享有“酥掉渣”“水上飘”“浪折腰”等昵称。嫂子旦戏如《风雪配》中的田氏,《王金豆借粮》中的嫂子,《游乡》中的王大嫂。讲究口齿伶俐,乐观风趣,热情爽快,有“针线簸箩筐”的专功,织布、捻线坠、纳鞋底、做针线各有套路,乡土味极浓。 

微信截图_20220713120014.png

花旦造型

泼 旦 扮演泼辣风趣或凶悍粗俗的妇女,动作扭摆,大而花哨,表演滑稽夸张,早期多为男性扮演。如《草人媒》中的三姨,《卷席筒》中的曹张氏。

老 旦 多演配戏,扮演老年妇女,亦有贫富之分。不论身份、性格,偏重唱功,大本嗓演唱,台步苍老稳健,举止庄重,如《风雪配》中的金氏,《王佐断臂》中的乳娘。 

小 旦 专扮演幼年的女性,在表演上不如花旦活泼,带有一定的稚气。 

武旦、刀马旦 武旦和刀马旦(又称帅旦)有很多相同点,但同中有异。相同的是两者都表演具有娴熟武艺的妇女,都以武功为主,也都有翎子功,所扮演的人物年龄也相仿。不同的是武旦除扮演人之外,还扮演妖怪和神仙,而刀马旦却很少扮演神怪。武旦的扮相一般多穿女箭衣或打衣、打裤,较少扎靠或扎软靠,唱功较少,打出手,重翻跌,开打要猛烈。刀马旦则多扎大靠,重唱功,且注重念白,不重大开打。 闺门旦扮演成年未婚女性,一般扮相秀丽、俊俏,表演端庄稳重。

微信截图_20220713120024.png

武旦造型

注:摘自《汝州曲剧志》 汝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