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才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22-07-21 浏览次数:

刘保才(1905—1973) 原籍汝阳县上店街人,后迁居汝州市王寨乡樊古城村。河南曲剧早期著名旦角演员,河南曲剧主要创始人之一。 

刘保才自幼家贫,随父卖元宵为生。14 岁时随汝阳县城东马孟(马清波)学踩高跷唱曲子。由于刘身材高挑,面目俊秀,声似银铃,语若脆玉,加之文雅潇洒,落落大方,演技高超,吐字清晰,能准确把握人物内心世界,饰演男女角色皆精,20 岁左右就崭露头角,声誉鹊起,被人誉为“曲子状元”。

刘保才经常头戴礼帽,穿大衫,酷似文弱书生,贵门公子,一化妆登台就成 了“二八佳人”“风流才子”。在五尺高跷腿上能做搬腿、下岔、金鸡独立、盘腿静坐、鹞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群众有“保才踩跷如驾云,气死把势(杂技) 看迷人”之说。 

刘保才一生饰演了很多角色,特别是在《兰桥会》中饰演魏士秀(小生)、《状元祭塔》中饰青蛇(小旦)、《三娘教子》中饰三娘(青衣)、《潘金莲裁衣》中饰宋江(黑胡)、《顶罗帕》中饰康素贞(青衣),行当不同,演得各有特色。他善于揣摸人物心理,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尤其在《周老汉送女》中扮演周奇,挂白三髯,当女儿兰英被休回家,周奇闻言,恼羞成怒,将髯口左搭右搭,双手捧起,抛出后水袖打须,势如云团翻滚。当他送女归门,女婿不但不收,反而将其羞辱时,周奇气急欲绝,双手指左右掸须,右手挽起中须,搭于胸前,仰面前栽,单腿跪地,牙关紧咬,银须颤抖,宛如潺潺流溪,表现出周奇极其气愤怨恨的心情,在当时曲剧须生行中称做一绝。 

1926 年,观上富户王景元还愿,11 台“故事”(跷戏)刘保才全搓(赢)了。上店老中医常子和说:“保才算个玩家,嗓子好,派子(扮相) 好,做艺好,唱得美,是有名的‘盖八县’。小时候卖元宵,半夜喊一声,南坡 (离上店二里)都能听见。”有个外号“曲子迷”的一提起刘保才就说:“刘保才唱戏,你坐到二里外静听,一字一板,清清楚楚,他哭你哭,他笑你笑,七十二行,唱曲子人家是状元。”群众有谚语道:“戏瘾犯,看状元”,“破着把棍子挨,也要看看刘保才”,“看了刘状元,死了不叫唤”。 

由于刘保才唱腔、做功俱佳,成为汝阳上店曲子班的领军人物,和汝州赵庄曲子社来往密切,成为挚友。1926 年四月初七(5 月 18 日),他和上店李西奎、李连成受朱万明、关遇龙之邀到登封颍阳镇李洼村将曲子搬上舞台,创造了一个新剧种。 

1932 年,汝阳上店成立新梨园曲子班,刘保才教戏。主要演员有李西奎、刘银、李连成、李西京(大弦)。同年,刘保才、李久长、李西奎等受国民党中央军师长范龙章之邀到南昌演出。1937 年,他参加汝阳县醒狮曲剧团。 

1945 年,刘保才因和樊古城樊大立是换帖弟兄,迁居临汝县王寨乡樊古城村,经常在樊古城、陵头孟庄教戏。解放后,刘保才在《白毛女》中饰杨白劳、《三世仇》中饰王老五。60 岁时,在《智取威虎山》中饰杨子荣, 在《红灯记》饰李玉和,仍宝刀不老,将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 

刘保才育有二女一子。其儿子刘胜利自幼喜爱戏剧表演,豫剧、曲剧都能演唱,12 岁到汝阳县豫剧团,曾在豫剧《刀劈杨藩》中饰演杨藩,《黄鹤楼》中饰演赵云;在曲剧《卷席筒》中饰演苍娃,《柜中缘》中饰演淘气。 1973 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曲剧状元”刘保才病逝,享年 68 岁。

注:摘自《汝州曲剧志》 汝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