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rzsnncj-00000-2025-00023
  • 发布日期
  • 2025-08-20
  • 主题分类
  • 公开信息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汝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汝州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机构:汝州市人民政府->汝州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5-08-20 浏览次数:

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各有关单位

    根据《平顶山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农〔202596)要求,结合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汝州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58月15

汝州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2025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和文明乡风建设等人才需求,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大力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全年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220人(常规培育170人,专题班培育50人),其中,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170人;专题班50人。各类型高素质农民培育及人均补助资金测算标准如下,费用根据实际需求支出。

围绕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170人,年度线下累计培训时间7-12天,全年跟踪服务,资金补助标准为人均4000元左右。各类型线上学习时数不高于总学习时数的15%。

    聚焦粮油作物稳产保供重点任务,围绕粮油稳产保供开展高素质农民专题培育50人,资金标准为2000元/人。课程设置线下48学时,线上8学时,实习实训不低于24学时。

三、重点方向

(一)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育。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粮油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为主要内容,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组织开展粮油产能提升主体培育。重点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主体培育,聚焦大豆、玉米、小麦、油菜、花生等作物单产提升,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或单项关键技术培训,在适宜地区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融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技术技能水平。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稳粮保供专题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受平顶山市委托围绕良种应用、化控防倒、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等关键生产技术组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题班培训

(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育。各县(市)结合地方主要产业,以畜牧、水产、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种养殖理论、生产技术、质量安全和绿色发展等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育。重点面向生猪、肉牛、奶牛、肉羊、家禽养殖大县及兔、蜂等特色养殖,开展养殖培训,面向养殖渔民和退捕转产渔民开展淡水池塘养殖培训。

(三)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能力提升培育。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需求,突出农业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新能源等融合的“农业+”新产业,突出智慧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农业数字化技术应用等内容,培养素质能力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高度契合的带头人。加强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共青团、妇联、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等部门联系,培育对象重点关注返乡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青年群体,鼓励各地举办专门面向青年群体的培训班,培养一批具有长期发展带动能力的青年带头人。

(四)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培育。围绕贯彻落实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有关要求,提升农民保护传承农耕文化、践行移风易俗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培养一批乡村文艺创作者、乡村文化传播者和农文旅融合型产业带头人,重点开展乡村礼俗传承人、农耕技艺传承人、村艺工坊传习人和乡村工匠等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围绕乡村设计、建设、治理、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开展乡村建设治理人才培育,提升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重点对农村改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乡镇和偏远村乡村治理从业人员开展培育。

、有关要求

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强化担当,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一)完善组织管理体系。严格遵循《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管理工作规程(试行)》,构建科学完备的培育计划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逐级负责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要求,科学编制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并报市农业农村及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培训班次实施方案须报送市农业农村局审核通过后实施。切实落实行政主管人员主讲"开班第一课"制度,强化工作导向和政策引领。

(二)优化培育资源配置。严格遴选综合素养课程教材与师资,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党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作为综合素养课程首要内容。广泛整合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优质资源参与实践教学,从中甄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强化对培育机构、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资源等全要素规范管理,鼓励结合区域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遴选标准。充分发挥农科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科技小院等科技资源优势,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三)构建全程监管机制。加强对培育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定期组织随机调度与抽查;对辖区内培育机构、实训基地实施全过程监管与服务,严格审核开班计划和培育对象资格,跟踪培训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调整意见,必要时启动停班整改程序。全面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能,严防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依托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培育全过程跟踪管理,利用云上智农APP开展在线学习,强化过程管理与支持服务,依托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做好资金支出管理。

(四)做好指导跟踪服务。组织协调农业农村系统相关管理和技术力量,依托农技推广体系等专业队伍,以技术指导、政策推介、发展帮扶、组织交流互助等方式,对学员开展跟踪服务,跟踪服务人数不少于培训班总人数的30%。支持高素质农民参加论坛、展会、技能比赛和农产品交易活动等,鼓励高素质农民申报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

(五)推进培育模式创新。支持各县(市)各单位立足实际,探索差异化、特色化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推进校地合作委托制培养与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路径。聚焦特定区域或特定产业农民群体需求开展精准培育,探索建立培训学分与学历教育学时转换机制,支持农民提升学历层次。鼓励培训机构利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在高素质农民培育领域的应用,提高培训实效。及时总结提炼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经验与创新做法,多渠道开展宣传推广,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激发辐射带动效应。

 

附件:汝州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任务一览表

2025汝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方案.pdf


附件

 

汝州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工作任务一览表

 

        培育类型

单位

常规培训任务

专题班任务

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题班(人)

汝州市

170

50

 

170

5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