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平顶山市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
地址:汝州市丹阳中路268号 邮编:467599
网站标识码:4104820001
豫公网安备 41910302000101号
豫ICP备12009804号-1
王振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力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开展,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提案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都非常重视学生研学旅行教育活动的开展,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开展工作,不断提升我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一、上级政策有关要求
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转发《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通知(教基一〔2017〕305号),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研学旅行工作深入开展。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教基一〔2019〕13 号),从研学旅行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要求各地要注重因地制宜,突出河南特色,打造具有中原风格、国家标准、国际视野的研学旅行“五个一”精品工程:建设一批层次分明、各有特色、示范引领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打造一批河南特色、主题鲜明、影响深远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培养一批志在研学、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研学旅行师资队伍;研发一套基层可推、一线可学、外地可鉴的精品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建立一套责任清晰、科学规范、保障到位的研学旅行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措施到位、运行操作规范有序、活动品质持续提升、文化氛围健康向上、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二、我市研学旅行工作开展情况
汝州历史厚重、山川壮美、人杰辈出、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源远流长。汝州从公元606年的隋朝设立以来,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出土于汝州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最大的陶画。原产于汝州的汝瓷,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汝瓷、汝石、汝帖,并称“汝州三宝”,享誉海内外。诞生于汝州的曲剧,是河南第二大剧种,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都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汝州市依托丰富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各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2019年,汝州市汝瓷文化传承基地(弘宝汝瓷文化园)被认定为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专项性基地,目前正在申报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2020年,河南九峰山景区被认定为汝州市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目前正在申报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汝州市汝瓷文化传承基地(弘宝汝瓷文化园)基地占地面积300余亩,其中建设用地23.94亩,一期于2017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基地以汝瓷文化研学实践教育为主题,建有全国艺术陶瓷界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和河南省汝瓷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六个汝瓷材料研发平台,一个汝瓷科技成果展示大厅,一条汝瓷生产参观体验线,一个教育培训交流中心,一个手工拉坯训练营,一个手工捏塑训练营。基地已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古陶瓷鉴赏研究会、河南科技学院、许昌学院、平顶山学院等省内外十余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教学实践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游客二十余万人次,培训艺术专业学生3000余名。弘宝汝瓷文化园自主研发设计的研学课程--“研游瓷都汝州,传承千年文化”,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旅厅评为2019年河南省研学实践教育“十大特色课程”,与河南省南湖国际旅行社合作研发设计的研学课程——“遇见汝瓷”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2019年郑州市研学精品课程。
河南九峰山研学基地有70处研学点,其研学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按照研学教育的需求而进行定制化设计的博物馆,使得我市的中小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科学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研学基地依托九峰山独特资源,联合河南省全域研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研发了自然生命教育系列、自然生态主题系列、劳动教育实践系列、优秀传统文化系列等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让学生来九峰山能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达到“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2021年3月,汝州市教育系统组织研学旅行专项研讨会,传达了各级研学旅行相关文件要求,分析了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义,总结了我市中小学校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经验心得,要求各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在正常上课时间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七到八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含中等职业学校),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
2020-2021学年,全市共组织研学旅行活动37次,涉及学校34所,参与学生12000余人。
三、打造更多优质研学基地、丰富研学资源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国家、省研学旅行工作有关要求,进一步扩充研学旅行基地数量,丰富研学旅行资源。对已经认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创造条件推荐申报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对已经认定的汝州市级社会实践基地,推荐申报省级社会实践基地;同时依托汝州丰富厚重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等资源,再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主导,联合基地和研学机构,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开发具有汝州特色的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情县情市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市情省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地方课程体系。
在打造研学基地和课程的同时,积极宣传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育人效果,及时宣传好典型、好主题、好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的作用,形成研学旅行工作的家校合力,借鉴市内外先进经验,推动我市研学旅行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1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