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平顶山市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
地址:汝州市丹阳中路268号 邮编:467599
网站标识码:4104820001
豫公网安备 41910302000101号
豫ICP备12009804号-1
一、指导原则
(一)目标任务
为了切实做好洪涝灾害的防御工作,实现防汛工作提出的确保沿河岸各村和主要交通干线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目标,做好洪水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洪水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办事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
(二)指导思想
为做好水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有效防范水灾,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法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1、汛情信息 办事处党政办、应急办、农业办应及时接收市气象部门或上级相关部门对当地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将结果及时报送办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及相关单位、行政村。
2、洪涝灾害信息 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工矿企业、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情况。洪涝灾害发生后,办事处经济办、处民政、各行政村、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及时向办事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办事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应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向市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报告。
(二)预防预警行动
1、暴雨洪水灾害预警 根据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警报,及时向全办事处发布预报暴雨的时间、强度、量级和范围。
2、地质灾害预警 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
三、防汛应急响应
(一)汛情分级
1、四级响应 日降雨量50-100毫米,可能导致垮坝险情和市重点在建水利工程出现超施工度汛标准洪水,或其他可能导致重要临时工程失事的险情等特殊情况,作较大汛情处理。
2、三级响应 日降雨量100-200毫米;过程降雨量200-300毫米,可能导致重要临时工程失事的险情等特殊情况,作重大汛情处理。
3、二级响应 发布暴雨紧急警报阶段;日降雨量2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300毫米以上。
4、一级响应 所在流域持续强降雨,可能造成特殊洪水。
(二)防范措施
1、四级响应 办事处党政办、应急办、农业办接到上级汛情报告,及时向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值班领导带队值班,并向各村(单位)防汛机构及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报汛情信息,根据上级要求下达防汛通知。
2、三级响应 办事处党政办、应急办、农业办接到市防汛办较大汛情报告后,立即向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气象信息;办事处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立即上岗到位,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变化情况,遇紧急情况随时汇报;下发防汛通知,部署防御工作;组织指挥全办事处防洪抢险救灾工作。
3、二级响应 办事处党政办、应急办、农业办接到各级重大汛情报告后,立即向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气象信息;办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上岗到位,时时跟踪上级部门播报降雨量及未来天气趋势与本办事处汛情;办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防御紧急通知;暂定袁庄村、上陈村、孙庄村和魏洼村南坡为汝南街道辖区内各村紧急撤离点,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实行统一领导,按本预案分组实施 ;
4、一级响应 办事处党政办、应急办、农业办接到各级重大汛情报告后,立即向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气象信息;办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坚守岗位,时时跟踪上级部门播报降雨量及未来天气趋势与本办事处汛情;办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防御紧急通知;紧急转移此区域所有群众,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实行统一领导,按本预案分组实施 ;
(三)工作内容
1、组织指挥 办事处防汛抗旱办公室在党工委、政府的领导下,具体做好各项协调工作,各村、各单位、部门认真实施本预案。
2、信息发布 办事处防汛抗旱办公室和办事处党政办负责向全办事处发布上级相关部门发布的汛情灾情、防汛紧急警报、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信息,负责本办事处范围内有关汛情、灾情等信息上报。
3、预测预报 接收播报市气象局预报暴雨的时间、强度、量级和范围;接收播报市国土资源局预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强度和时间。
4、水利工程调度 强化本办事处水利工程协调工作,配合市防汛指挥部对全市水利工程实行统一调度。
5、物资、车辆调用 发生重大汛情时,办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有权在全办事处范围内根据需要调用防汛物资、车辆。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大局,主动配合。
6、人员物资撤离 各村各单位部门要按防洪预案组织转移受灾地段人员和物资;对重要物品、有毒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处理。
7、信息播报 报道汛情、灾情必须及时、真实。综合性报道、向上级新闻单位和对外的报道,按有关规定审查后发布。
(四)组织分工
重大汛情时,办事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立即到岗到位,各领导小组按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1、决策指挥组 由办事处主要领导和办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主要职责:发布抗洪救灾紧急动员令;决定重大险情的抢险方案;决定调用抢险队伍;负责请示上级政府调派物资、部队支援抢险;决定抗洪抢险的其他重要事项。
2、技术指导组 由办事处农业办、应急办、防汛办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汛情、灾情汇总;负责暴雨、洪水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负责水利工程防洪调度;根据灾情、险情提出防御对策措施。
3、纪检督查组 由办事处纪检书记及纪检办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严格执行防汛抗旱指挥部抗洪救灾命令和决定,督促检查各村各单位部门领导及时到岗,全力做好抗洪抢险等工作;监督检查抗洪救灾资金、物资调拨到位情况;查处抗洪抢险救灾中渎职行为和违纪案件。
4、抗洪抢险组 由各村包村领导、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各村两委等有关人员组成(共分为5个组,名单附后)。主要职责:负责各工作片范围内抢险救灾工作。
5、综合统计组 由办事处经济办、民政所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掌握抗洪救灾动态,综合汇总情况;负责向市委、市政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汇报汛情、灾情、抢险救灾工作;负责各村各单位灾情的收集、核查和汇总。
6、宣传报道组 由办事处党政办、文化站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及时落实市委、市政府抗洪救灾命令、决定及汛情公报等播报任务;及时报道抗洪抢险活动情况和抗洪抢险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准确报道灾害情况。
7、后勤保障组 由办事处党政办、财政所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防汛的所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办事处汛期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协调当地通信管理部门,按照防汛的实际需要,将有关要求纳入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出现突发事件后,通信部门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努力保证防汛通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防汛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电话、广播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
(二)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办事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根据规范储备的防汛物资品种和数量,结合本地抗洪抢险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储备防汛抢险物资,由经济办具体负责落实。
(三)应急队伍保障
办事处成立以机关民兵为主体的防汛抗洪应急队伍40人,各村也要抽调得力人员组成防汛突击分队(根据行政村大小,每个村不少于10-30人),统一纳入办事处防汛指挥部的指挥和调度。保证在关键时候能拉得出,用得上,确实起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四)供电保障
供电所主要负责抗洪抢险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五)交通运输保障
办事处汛期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做好协调市交通局、公路分局等部门工作,积极发动本办事处人力物力,优先保证防汛抢险人员、防汛救灾物资运输;低洼地区受洪水威胁时,负责群众安全转移所需地方车辆的调配;负责用于抢险、救灾车辆的及时调配。
(六)医疗保障
卫生院主要负责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
(七)治安保障
派出所负责做好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组织搞好防汛抢险、分洪爆破时的戒严、警卫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八)资金保障
办事处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遭受严重水毁的工程修复补助,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补助。
(九)社会动员保障
防汛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设施和防汛的责任;办事处应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防汛工作。
五、救灾
(一)发生重大灾情时,灾区村应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灾害救助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根据救灾工作实际需要,办事处将派有关部门和单位人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二)办事处经济办、民政所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生活救助,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负责受灾群众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三)卫生院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四)各村各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应组织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六、灾后重建
(一)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和办事处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积极上报争取资金补助,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水源工程应尽快恢复功能。
(二)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三)各村各单位部门应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工作,特别要注重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