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zyljd-00000-2025-00010
  • 发布日期
  • 2025-08-05
  • 主题分类
  • 动态信息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党建引领,干群协力,绘就革命老区“和美”新画卷——紫云路街道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工作

发布机构:汝州市人民政府->紫云路街道 发布时间: 2025-08-05 浏览次数:

近年来,汝州市紫云路街道以党建为统领,全面推进老区“和美”乡村建设,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乡村示范社区、加强红色基因传承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提高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革命老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党建引领,凝聚乡村建设合力,传承红色基因

在老区“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紫云路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红色基因的传承融入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和推进,将革命老区的奋斗精神作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同时,街道还积极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周边先进革命老区学习取经,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参与老区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

为了确保乡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街道还建立健全了“党建+老区振兴”工作机制。一方面,街道办事处与各村(社区)立下目标责任状,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将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文化挖掘与“和美”乡村达标街、达标环线、整村达标和稳步提升等工作同步规划、分步推进;另一方面,街道还建立了监督考核机制,每周对各村“和美”乡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和评比,将党员参与度、群众满意度以及红色元素、一村一品融入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提升,确保党的优良传统在老区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党建引领下,紫云路街道老区“和美”乡村建设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跟上,全民参与、共同建设的良好氛围,红色旗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高高飘扬。

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赓续奋斗精神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老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对革命先辈“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践行。街道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基础设施方面,街道积极推进农村道路、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老区群众出行难、环境差等问题。硬化水泥路面5000平方米,将象征着革命年代艰苦岁月的部分土路、砂石路提升为平整宽阔的沥青路3000平方米,增设垃圾投放点80处,新建集休闲、健身、红色文化宣传于一体的“初心游园”“先锋游园”等5处;同时,大力推进街道下水管网建设,新铺设管网2000多米,彻底解决了部分道路常年污水横流的问题,让老区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革命取得胜利一般令人振奋。

     在挖掘乡村特色资源方面,街道注重保护和利用老区乡村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对传统古村落尚庄村,不仅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树名木等进行修缮和保护,更重点对村内的革命旧址、烈士故居进行抢救性修复和活化利用,打造成为村级红色教育点;对于庄村于家红锤非遗项目,深入挖掘其与革命斗争历史相关的红色元素,将其传承发扬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对铁炉马村传统榨油坊进行恢复利用,并融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宣传,使其成为展示老区人民勤劳智慧的窗口。这些特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传承了红色记忆,还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街道注重引导和支持村民发扬老区人民的创业精神,发展了郭林山庄村瓜果蔬菜特色种植业,打造“红色田园”采摘体验基地;依托老区优良生态,发展了猪、羊、牛等生态家庭农场近10个,推出“老区生态农牧产品”品牌;结合传统手工艺,发展了鞋帮、帽子、袜子等劳动密集型手工产业,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革命烈士家属、困难群众就业。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村民拓展销售渠道增加收入,让老区人民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经过多年的努力,该街道成功打造了铁炉马村(红色记忆·生态家园)、尚庄村(古村新韵·红色堡垒)、党屯社区(党建引领·幸福家园)等一批兼具红色文化魅力和现代宜居功能的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成为了展示新时代革命老区新风貌的亮丽名片。

革命老区“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紫云路街道将以“一个加快”“两个更好”为目标,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凝聚干群合力,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革命老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和美”画卷在革命老区大地上更加绚烂多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