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经济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24-04-30 浏览次数: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迎难而上、负重前行,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抓经济、保民生、守底线”,经济发展恢复向好,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综  合

初步反馈,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23.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89.16亿元,比上年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294.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为7.736.156.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290元,比上年增长5.9%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5.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8.9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6.7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17%,比上年末提高1.05个百分点。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712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0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23。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76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36.79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7.23亿元,比上年下降2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40亿元,比上年下降19.0%,其中税收收入18.19亿元,比上年下降32.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7.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民生支出3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6.9%

二、农 

全年全粮食种植面积143.34万亩,比上年增加0.08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2.59万亩比上年增加0.0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65.95万亩比上年增加0.0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9.76万亩,减少0.09万亩。其中,油菜籽面积3.07万亩,减少0.11万亩,花生种植面积6.07万亩,增加0.03万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0.22万亩,减少0.08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46.05万吨,比上年减少0.40万吨,比上年下降0.9%。其中,夏粮产量24.63万吨,比上年减少0.91万吨,比上年下降3.6%;秋粮产量21.42万吨,增长0.51万吨,比上年增长2.4%。玉米产量20.18万吨,增加0.49万吨,比上年增长2.4%

全年油料产量1.88万吨,比上年下降1.5%。其中,油菜籽产量0.43万吨,比上年增长1.5%花生产量1.41万吨,比上年下降2.2%。烟叶产量0.25万吨,比上年下降4.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1.22万吨,比上年下降0.7%。瓜果产量1.31万吨,比上年下降2.9%。园林水果产量4.42万吨,比上年下降2.8%

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1.21万吨,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猪肉产量9.48万吨,比上年增长26.8%;牛肉产量0.37万吨,下降29.8%;羊肉产量0.31万吨,比上年增长9.7%;禽肉产量1.05万吨,下降22.8%。禽蛋产量5.88万吨,增长0.6%。牛奶产量3.04万吨,下降32.9%。年末生猪存栏82.56万头,增长14.1%全年生猪出栏124.20万头,增长23.2%

1: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image.png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5%;股份制企业下降9.0%;私营企业增长42.1%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1.0%,制造业下降1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7%;分重点产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3.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2%,炼焦业增长9.6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59.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4%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26%

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423.70万吨,比上年增长20.7%水泥产量263.70万吨,比上年下降24.1%

全年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25.1%,利润总额下降73.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58.0%

全年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64家,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5%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9.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3%。民间投资下降22.3%工业投资增长2.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6.9%

1:2023年汝州市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image.png 

2:2023年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image.png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30亿元,比上年下降38.8%。其中,住宅投资8.67亿元。房屋施工面积231.60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2.6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3.9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1.28亿元。

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2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43个;亿元及以上施工项目25个。

全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59.6%施工项目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77亿元,比上年增长4.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202.79亿元,增长4.6%;乡村93.98亿元,增长4.6%。分行业看,批发业17.05亿元,增长2.8%;零售业244.79亿元,增长4.5%;住宿业1.22亿元,增长4.8%;餐饮业33.72亿元,增长6.6%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9.0%饮料类增长29.8%日用品类增长3.0%,中西药品类增长55.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7.8%,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0.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0.3%烟酒类增长13.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5%,化妆品类下降18.5%新能源汽车类增长88.8%

六、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17.76亿元,比年初增加54.7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37.94亿元,比年初增加50.0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8.41亿元,比年初增加25.5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35.94亿元,比年初增加21.7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22.47亿元,比年初增加3.73亿元。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489.0元,比上年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144.6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584.3元,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53

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282.4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2738.2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329.4元,增长10.8%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5754人。其中,参保职工90448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530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5.48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28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23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5人。

全年全市共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869.83万元,共保障城市低保人员1503户、2160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9951.18万元,共保障农村低保人员32901户、37631人。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3315.90万元,共保障  3838人。共临时救助472人次。

八、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

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74所,教育人口269994人,其中在校生246722人,教职工19067人。教育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7.7%。全年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3116人,在校生10164人,毕业生6636人。普通高中招生10843,在校生31609人,毕业生9829初中招生20031人,在校生59188人,毕业生17760人。小学招生15647人,在校生104901人,毕业生19556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77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6354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4129人。

年末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3项(人)。全年申请商标1959件,授权商标1278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3170件。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197件,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 2.02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5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907.26元。

年末共有国家级自动气象站1个。自动土壤水分站5个,农田小气候站2个。

年末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其中,民营博物馆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5个,其中入选国家级2个,省级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省文物保护单位19。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14.86万卷其中专业档案32已开放档案13659

全年全市共接待游客685.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167%。年末共有4A级以上景区2处,星级酒店3个,旅行社30家。

、卫生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579个。其中,医院22个,在医院中综合医院10个,中医院5个,中西医结合医院1个,专科医院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个,卫生院15 个,村卫生室457个,门诊部、护理站7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急救中心1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15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17人,注册护士2852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5027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589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506人,其他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7611张,其中医院5541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58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12张。全年总诊疗人次594.3万人次,总出院人数20.19万人。

十、资源和环境

年末已发现的矿种46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3。已开发利用的矿种26种。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22.0%

全市国考河流监测断面水质Ⅲ类标准的比例100%。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3天,PM10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SO2平均浓度为11微克/立方米,NO2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

全年平均气温15.6

全年完成新造林7500。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林木覆盖率36.71%。

注:

1.2023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经最终核实,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06.39亿元,比上年增长0.1%,三次产业结构为9.2:35.7:55.2。

2.三次产业划分: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资料来源:市人社局、市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人行汝州市支行市教体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气象局文化和旅游市文物局市档案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民政局、平顶山生态环境汝州分局、市林业局市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